写在首届宜昌三峡奇石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之际。在广袤的地球上,有无数的大江大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第3大河 ,闻名于世的三峡就矗立在长江江段,古往今来,有多少美丽的传说,有多少奇珍异宝诞生在峡江两岸。三峡石又名三峡奇石,出产于三峡的观赏石。狭义来讲,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两岸的溪流河谷或崇山峻岭中。长江浩浩荡荡,亿万年奔流不息,石源历经漫长的岁月,来自长江上游冲积而来。广义来讲,从三峡库区开始,上溯到重庆江津库尾的广大的范围内,既三峡库区的江岸河滩的石头,都属于三峡石,形态上分为外形石和画面石。

可以说,三峡石是产于长江三峡地区内各种奇石的总称。 长江三峡既是一座天然地质
博物馆,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艺术宫。三峡石源头来自长江上游冲积到此和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前寒武纪侵入的花岗岩。三峡石种类繁多,目前发现的奇石种类多达200种以上,如纹理石、色彩石、化石、矿物晶体等,在形态、色彩、纹理、神韵等方面颇有特色,景致高贵典雅。犹以三峡图画石最为独特,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或色泽艳丽,自成画卷;或金光闪闪,令人目眩;或花纹交叉,成为文字……天工巧成,乃大自然的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
八九亿年前,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地质结构发生了变化,花岗石、生物化石得见天日,为天然奇石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之后长江形成,滔滔江流日夜冲涤,终至水磨石见,把奇石送到了三峡出口水流稍缓的地段。就这样,长江以亿万年的锲而不舍,在哺育一个伟大民族的同时也创造了一部石的传奇。从核心地区来看,长江三峡地处三大断褶和皱褶带的地质交汇带,这些经历了亿万年水的侵蚀而成的三峡石主要分布在此
三峡石又被誉为“色彩奇特,裂纹奇特,花纹奇特,造型奇特”,是我国名贵的观赏石之一。它集长江江峡自然风光之灵杰,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晨雾的精华,撷地质物候物理化学的变化密码,悄然诞生在无数的江岸险滩。
它的美,是立体的,有形的,它的美,有抽象的,有具象的,那些活泼生动的大自然造就的画面,宛如音符在一个个石头上流淌。
古人爱三峡石,近人也爱三峡石。20世纪20年代初,地质学家李四光勘察三峡,采集收藏了大量奇石。
20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视察三峡,最后确定三峡工程坝址时,特地收藏了中堡岛上的花岗岩芯。
1992年11月,李鹏视察三峡工程时,观赏了三峡奇石,题字“中华奇观”四字,对三峡石作了很高评价。可见,不仅普通人,有地位的名人,同样被瑰丽的三峡石吸引。
三峡民间藏石家们努力不辍,至少使三峡石在数量上达到10万方之多,艺术品位达到了相当水准。香港和东南亚的一些文化商人多次邀请宜昌,泸州,重庆的藏石家去办展览,三峡石文化已影响到东南亚一些地区。如今,三峡石正如三峡的山、三峡的水那样为宜昌、为泸州为重庆等三峡地区的人民创造着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际上,三峡石还包括纤夫石和石器等具有文化特点的石头。三峡石亦可分为自然石、卵石、画石三类。自然石主要指长江三峡两岸那些千姿百态的江岸石;卵石则是指具备自然之美的江中卵石;画面石则是在卵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后形成的石艺术品。又叫工艺石,是三峡石的延伸艺术。此外,还有亿万年前留下的动物,海洋遗迹的化石等。

三峡石,深受人们的喜爱理由多多。三峡石形象奇特,石头形状大小不一,小者似鸟蛋,大者如瓮。它的色彩、纹图、凹凸、曲折、粗细、光暗等方面,显示着各自的特征。它的色调谐雅,赤,橙,黄,绿,青,蓝,紫,可以说大自然的色彩它都有。有的一石呈一色,有的一石呈多色,混合色,套色,过渡色,一般具有色相、明度、彩度三要素。它的另一特征是纹理清晰,各种多样的纹理,显露着各种多样的图案。
它还有另一特征,神形一体。内涵与形式、形状与神韵具有一致性,形神兼备,意境升华彰显着长江三峡的古老文化。宋代书画家米芾,是中国奇石的奠基人,他创立的漏,透,瘦,皱的奇石理论,在三峡石上均有较为完整的体现。不管是外形石还是画面石,三峡石都有最丰富和完整的诠释,当然,现代的赏石中的奇,秀,巧,稀,韵的观点也同样在三峡石里有体现。
三峡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长江红,芙蓉石。长江红的特点是是通体大红,有的有纹理和斑纹点缀,上品的长江红还透光,具有了部分玉髓的特征,芙蓉石是暗红色,又叫朱砂红,上面呈云海波浪的纹理,如朝阳如晚霞,令人赏心悦目,目前这两种品种因为红色,象征喜气,吉祥,红运高照,大富大贵之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装饰效果。由于两种石稀少,市场行情看好,尤其芙蓉石基本捡不到,尺寸50厘米见方的芙蓉石可卖到上万元。此外,前几年,有一部分三峡石晶莹透亮,或白,或黄,或青,或红等,部分石友把它们命名为长江玉,但由于其密度,温润,硬度等,不具备上等玉的特质,只在重庆等地的圈内把玩观赏。

三峡画面石兼有国画的墨韵和油画的质感,色彩丰富艳丽,纹理清晰流畅,内涵意境深远,具有美学的丰富内涵。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三峡石之神奇美妙而陶醉痴迷。有的画面精美绝伦,透视感强。波涛汹涌,奇峰峻秀,松柏苍翠,或人物,或动物,或花鸟,或云海---万千的变化,别有洞天,令人观之神往。
此外,三峡石为什么和雨花石一样,那么如花似锦,品种繁多呢?,只因为它有着雄厚的“配料”背景。它含有各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由石灰石、白云石、橄榄石、蛇纹石、方解石、玛瑙石、硫磺石、磷矿石、锰矿石、重金石、银钒矿石、硅石、长石、石英以及各种矿物、植物、古生物化石等组成了三峡奇石大家族。难怪三峡石会把那么多的藏石家和赏石家陶醉得如痴如醉。可以说历经上亿年的造山运动,物候的变迁,地球的高温高压,雪水河水的亿万年浸蚀,奔腾不息的河水经年冲撞,打磨,挤压,滚动,翻转等等,才造就了璀璨炫目的三峡石以及三峡石文化。才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无法忘怀。

三峡奇石,,更广义来讲,还包括了三峡两岸矗立的千奇百怪的石头,也包括前述的纤夫石。大的可做园林石,小的可做盆景,同样魅力无穷!古籍中有关这部分三峡石的记载甚多,主要见之于石谱地方志和游记。宋·陆游《入蜀记》里多有记述...三峡石的产地与品种远不止史料中所载的这些。巫山宁河小三峡、巴东神农溪、秭归九畹溪、夷陵区黄柏河、峡口的胭脂坝等处均有各类三峡石,
关于园林三峡石,在2003年三峡大坝175米高程前,笔者在重庆的批把山公园里,看到了经切割被抢救出来的这一部分石头,硕大无比,几吨,几十吨的都有,或百孔千疮,或造型奇异,或纤夫的钢缆拉出的道道很深的历史的印痕---不知道这些石头放在了哪里,但总会在某个地方,静静的向人们述说着三峡的美丽传说。

多年前,在一百七十五米水位线以下。随着三峡工程的推进,这部分三峡石将被江水淹没。为此,巫山县在江东旅游度假区建立一座奇石馆来安置这批特殊的“移民”。大家可以看到位于一百三十五米水位线以下的原生态三峡石,巫山民间流传着很多收藏精品,巫山县政府将采取适当的合作方式将这批精品进行收集。比如以政府控股的方式与收藏家进行股份合作,并举办展览,既展示了三峡石的风采,又很好地保护了三峡石---而今,虽然上游的石头冲不下来了,好石头难见到,但在枯水季,在库区的上游,或者疏通河道挖掘河床等,石友们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三峡石的保护方案并不影响小三峡捡三峡石子这道“特色菜”。游客在欣赏秀丽风景之暇,仍可舍舟登岸精心地在指定岸点挑上几块三峡石。据统计,小三峡开放十多年来,近五百万人次的游客拣走的三峡彩石近二千五百吨,需用东风140型汽车五百辆才能拉完。
据初步估算,从湖北宜昌到重庆再到泸州,捡奇石的人不下10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重庆的北碚,有一个村,男女老少都捡石卖石为生,为此,他们把村的名字改为了“奇石村”,可见三峡石的魅力。

从宜昌到泸州到重庆到江津,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三峡石博物馆和奇石市场不下100个,每一个博物馆都是无数-美丽的传说,每个博物馆都是洋洋洒洒,包罗万象,他们是美的汇集,也是美的展示和美的发现。不仅国内有无数的三峡石藏家,拥趸,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也有很多三峡石的粉丝,香港,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国一些政要,商贾,藏家都喜欢三峡石,在一些旅游和奇石市场,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2009年,东南亚著名华人企业家,新加坡五星航空旅行社总裁徐炳辉先生,在重庆洪崖洞的大河奇石店以3.98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一方“毛泽东”的三峡石,在2010年,泸州一个藏家的三峡画面石“雪松”,以80万的价格被台湾的一个客人买走。
当瑰丽的三峡石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不光有大自然的创造,还需要人们辛苦的去找寻,去探索,去发现,去伪存真,方留下精品,可见,每一块三峡石都不是简单得来,而是大自然和人类的合力付出,缺一不可。
在江岸,在河滩,在枯水时节,我们总能看到石友们忘我的奔波。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世界,而石友们辛勤的劳动则在创造美,小品大师赵本山说,劳动是最美的,是的,通过石友们的劳动,他们发现了美也创造了美。不只是三峡石,没有全国广大石友的辛勤劳动,怎么会有那些玲琅满目,争奇斗艳的各类奇石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呢?

三峡每有奇特的奇石出现,总令世人叹为观止。
2014年11月,重庆洪崖洞,大河工艺品店的三峡奇石组合“生命之源”一亮相,就受到了媒体,游客,石友,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连续两年成为国内各大网站的网红,引起国内外网友的围观,它像一股冲击波,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三峡石的无穷魅力,正所谓:

亿年磐涅奇造化巧夺天工鬼斧神无限妙趣赏不尽江峡石里藏传说 石头无言最可人,它是有灵性的,无论沧海桑田如何的变迁,无论时间如何的流淌,三峡石,永远都是美的化身。
转自:http://www.lyssxh.com/html/sjnews/3763.html
作者:赵毅 联系方式:1388395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