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可能谁都知道“价值连城”这个成语,谁都知晓“卞和献璧”这个典故,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和典故都源于一块古代的三峡石——和氏璧。

三峡宜昌地区古称荆山,盛产奇石。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在荆山脚下获得一块没经打磨的璞,献给楚厉王,以为是块普通石头而被砍去左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持璞进献,又被砍去右脚,直到文王时,璞才变成了美玉,并成为数代帝王的国宝,以至在战国时,秦国愿以15座城换这一枚奇石。
其实,远在原始社会,三峡人就开始了“玩石”。近年来,湖北清江考古队在长阳清江,出土了大量原始社会时期的石器,除劳动工具外,还有大批饰物,如绿松石耳环、彩石、珊瑚化石随葬品等,其中一枚经过打制的男性石生殖器,既反映了早期人类的性崇拜,也反映了赏石情趣在原始三峡人中即开始蒙芽。玛瑙石在古今赏石界都视为宝石,在三峡地区,不仅产量颇丰,且已有千年以上的赏玩历史,枝江市还有以玛瑙命名的“玛瑙河”。
三峡石的品质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尤其是清江画面石,更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国内的每次大型石展和石会,只要有三峡石参与,都获得了大奖,这在中国奇石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相信,清江的彩色画面石,将成为继内蒙巴林、福建寿山、浙江青田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彩石基地。
三峡石,是以“三峡”命名的宜昌三峡地区多种奇石的总称,从某种程度讲,它是一个地域概念。但就其实质而言,三峡石是以清江画面石为主体的多种奇石的集合体。
由于三峡地区地型复杂,溪河交错,奇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奇石种类在200种以上。江河之中、深山之中、洞穴之中、土中岩中(开挖隧道),都有奇石发现。
笔者先后走访了三峡地区数百个奇石收藏家和经营户,对三峡石的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名石品种在三峡都有发现。如神农架有类似灵壁石混合石,远安、兴山等地有类似太湖石和英石的怪石,宜昌城区近郊有类似雨花石的玛瑙,长阳、五峰有类似内蒙巴林、浙江青田、福建寿山的彩色石。至于能与其他地方名石相似的绿色玉石、黄腊石、雪浪石、白云国画石、星月石等,三峡地区不仅有,且有一定的量。三峡地区还有大量的独特品种,如剥皮石、五彩玉、猫眼石、云锦石、经络石等,其新品种还在不断被发现。
三峡石的品种繁多,其种类如何划分,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目前所说的种类,主要是从外型、色彩、石质等三个方面划分的。以流纹石为例,若按表面层划分,有立体流纹石和非立体流纹石(又称木纹石、纹理石);按色彩分,有红色、黄色(浅黄、深黄)、白色、灰色、紫色、绿色、黑色、橙色、混合色、杂色;按流纹线条划分,有水波状、古陶状、文字状、人物动物状、网状,有环线纹、直线纹、波线纹、杂线纹;按石质分,有灰岩、石英石、白云岩、玛瑙石、软玉石等。
三峡石常见的品种有:画面石(约30多个品种,以红色、绿色、彩色、黑色风景画面石最为典型)、剥皮石、雪浪石、流纹石、玛瑙石、菜绿玉、墨玉、神农绿、五彩玉、猫眼石、文字石、铁锈石、蜂窝石、梅花石、扣子石、棋子石、白云国画石、墨怪石、空心石、云锦石、黄腊石、龟纹石、经络石、菊花石、鹅黄石、日月石、草花石、竹节石、水冲石、震旦角石、紫晶石、重晶石、鸡血石、水晶石、混合石、角砾石、方解石、石包石、钟乳石、雪花石、松枝石、黑花石、铜矿石、铁矿石、各类珊瑚化石、鱼化石、贝壳化石、鳞木化石、羽叶化石、硅化石等。以上都是一些习惯性叫法,虽算不上科学,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反映了三峡石的多样性,这正是三峡石魅力之所在.
本文转自:http://bbs.qs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