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7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市林业部门获悉,来自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科院西双版纳州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园及市相关部门的专家,日前对《三峡植物园总体规划》进行评审。
据悉,三峡植物园成立于1998年,由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为保护抢救三峡库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保护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经中国科学院和湖北省编委分别批复同意而合作兴建。
三峡植物园成立以来,以抢救保护三峡地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资源,丰富三峡地区生物多样性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重点围绕宜昌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开展科技支撑服务,围绕植物与人居环境、生物安全、人类健康等主题开展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评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三峡植物园的建设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科学和前瞻性的规划,与三峡库区及宜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重任不对称,与宜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要求不适应。为此,我市特邀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编写《三峡植物园总体规划》,明确三峡植物园的定位,提升三峡植物园的建园理念,完善植物园的功能,指导三峡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
总体规划对三峡植物园综合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从景观、专类园等进行了科学合理设置,突出两大核心区:一是景观植物区,占地约500亩;二是珍稀特有植物保护区,占地约800亩。